記得第一次自己做 蝦醬蒸豬肉,差點把廚房搞得像被鹽巴攻擊過。那罐蝦醬下手太重,鹹到我猛灌三杯水!但是啊,失敗過才知道精髓在哪裡。這道看起來樸實無華的家常菜,那股鹹、香、鮮的濃鬱滋味鑽進豬肉纖維裡,配上熱騰騰的白飯,真的會讓人忍不住一碗接一碗。今天就來好好聊聊,怎麼讓這道 蝦醬蒸豬肉 成為你家餐桌上的白飯殺手。
挑食材是門大學問:新鮮豬肉遇上對的蝦醬
別小看這道菜的簡單,食材要是沒選好,那味道可是天差地遠。豬肉我首推 胛心肉(梅花肉)!這部位的肉吃起來就是嫩,帶點恰到好處的油花,蒸熟後口感軟中帶點彈性,最適合吸收蝦醬的精華。有些人愛用五花肉,油脂更多更滑口,但我覺得吃多了難免膩,胛心肉還是我的最愛。
重點來了──蝦醬!這可是 蝦醬蒸豬肉 的靈魂啊!市面上蝦醬牌子百百款,味道差很多。我吃過幾次大雷,有的腥味重到像海邊死魚,有的鹹到沒辦法入口。後來固定買屏東東港或澎湖產地的,品質比較穩定。好的蝦醬顏色是深褐色或紫紅色,聞起來是濃鬱的「臭香」(臺語),不是單純的死鹹或刺鼻腥味。開封後記得裝進玻璃罐冷藏,不然味道會跑掉,也容易壞。
蝦醬選擇小技巧:- 看顏色: 深褐或紫紅為佳,太黑或太鮮紅可能不自然。
- 聞氣味: 強烈發酵的「臭香」是特色,但若有阿摩尼亞味或酸敗味就別買。
- 試鹹度: 用筷子沾一點點嚐嚐(別太多!),鹹鮮平衡最重要。
其他配角也很重要:
- 醬油: 別用死鹹的化學醬油,甘醇的壺底油或薄鹽醬油更提味,也能中和蝦醬鹹度。
- 米酒: 去腥增香的關鍵!普通料理米酒即可。
- 糖: 一點點糖是靈魂伴侶啊!它能完美平衡蝦醬的鹹,帶出鮮甜味。
- 蒜頭: 切末或拍碎都好,爆香後香氣更迷人。
- 辣椒: 隨喜,愛吃辣就加點新鮮辣椒末或辣椒絲。
- 香油: 最後畫龍點睛用,增香增亮。
部位 | 特色 | 口感 | 適合度 |
---|---|---|---|
胛心肉 (梅花肉) | 油花分佈均勻 | 軟嫩適中、不柴 | ★★★★★ |
五花肉 | 油脂豐富 | 滑嫩、較油潤 | ★★★★☆ |
後腿瘦肉 | 油脂少 | 較紮實、易乾柴 | ★★☆☆☆ |
松阪豬 | 脆口 | 爽脆有嚼勁 | ★★★☆☆ (口感特殊) |
我家常備的蝦醬蒸豬肉黃金配方
這個比例是我失敗無數次後調整出來的,鹹淡適中,鮮味十足,算是我的定番版:
- 豬胛心肉: 大約 300 公克 (切成 0.5 公分左右的薄片或小塊,比較好入味也容易熟)
- 蝦醬: 1.5 湯匙 (約 22g,這個量是關鍵!務必用標準量匙,寧可先少放)
- 醬油: 1 茶匙 (約 5ml,提香用,選薄鹽或甘醇的)
- 米酒: 1 湯匙 (約 15ml,去腥解膩)
- 砂糖: 1 茶匙 (約 4g,平衡鹹味提鮮,真的不能省)
- 蒜末: 2-3 瓣 (約 10g,爆香用)
- 辣椒: 隨意 (怕辣去籽或省略)
- 香油: 半茶匙 (約 2ml,最後加)
- 清水或高湯: 1 湯匙 (約 15ml,幫助醬料融合)
疑問:蝦醬蒸豬肉味道太鹹怎麼辦? 這就是比例的重要性!一開始蝦醬寧可放少一點,蒸好試過味道,如果不夠鹹香,可以補一點點蝦醬拌進去再蒸個1-2分鐘。如果已經太鹹...抱歉,只能多配幾碗飯或加點水回蒸稀釋一下(無奈)。所以說,量蝦醬那匙,真的要小心謹慎。
手把手帶你做:鹹香軟嫩的秘訣公開
步驟其實超簡單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,照著做保證成功率大增:
- 處理豬肉: 豬肉洗淨、擦乾,切成大約半公分厚的片或一口大小的塊。重點來了: 切逆紋!逆紋切斷肌肉纖維,吃起來才不會柴柴的。切好放進大碗備用。
- 爆香蒜末: 炒菜鍋開小火,加一點點油(不用多),放入蒜末慢慢炒香。聞到香味、蒜末邊緣略呈金黃就關火。讓它稍微冷卻一下(熱蒜直接拌肉可能會讓肉質變老)。
- 調製醃料: 拿個小碗,先放 蝦醬。別一次全下!建議先放 1 湯匙就好。接著加入醬油、米酒、砂糖。用湯匙或小打蛋器仔細攪拌,把蝦醬盡量攪散開來,砂糖也要攪到融化。這時可以嚐一下醃料基底的味道(用筷子尖沾一點點嚐),應該是鹹鮮帶點微甜,如果覺得不夠鹹香,再謹慎地補剩下的半湯匙蝦醬。疑問:蝦醬蒸豬肉為什麼會苦? 通常就是蝦醬品質不好或炒蒜末時火太大焦掉了!
- 醃漬入味: 把調好的醃醬和稍微降溫的爆香蒜末,一起倒進裝豬肉的大碗裡。再加那 1 湯匙的清水或高湯。接著就是使出「無影手」!用手(戴手套比較衛生)或筷子,充分抓醃,讓每一塊豬肉都均勻裹上醬料。抓到感覺有點黏稠度出來就對了。蓋上保鮮膜,放冰箱冷藏醃漬 至少 30 分鐘。我習慣醃個 1 小時,更入味。時間不夠?至少也要15分鐘啦!
- 準備蒸煮: 醃好後,把豬肉連同醬汁(這精華別倒掉!)平鋪在一個 有點深度 的盤子或碗公裡。鋪平就好,不要堆疊太高,中間部分才容易蒸熟。淋上香油(此時加)。喜歡辣味明顯的,這時可以把辣椒絲鋪上去。
- 關鍵蒸煮: 外鍋放 1.5 米杯 的水(大約 300ml)。水滾後(蒸氣大量冒出),再把裝肉的盤子放進蒸鍋或電鍋裡。蓋上鍋蓋,用 中大火 蒸。蒸的時間是重點! 從放進去開始算:
- 如果切薄片(約 0.3-0.5cm):大火蒸 12-15 分鐘。
- 如果切小塊(約 1.5-2cm 丁):大火蒸 18-20 分鐘。
- 用筷子戳最厚的一塊肉,能輕鬆穿透沒血水就熟了。千萬別蒸過頭! 豬肉蒸太久會老掉變硬,整個毀掉。寧可時間到檢查一下,不夠熟再補蒸個2-3分鐘。
- 起鍋與享用: 時間到立刻關火開蓋!小心燙!你會看到盤子裡充滿了鹹香四溢的湯汁。撒點蔥花(非必要但好看)提香。熱騰騰地端上桌,配上一大碗白飯,完美!
豬肉處理方式 | 建議厚度/大小 | 蒸製時間 (水滾後) | 火力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薄片 | 約 0.3-0.5 公分 | 12-15 分鐘 | 中大火 | 易熟,注意勿過老 |
小塊/丁 | 約 1.5-2 公分 | 18-20 分鐘 | 中大火 | 最常用,口感佳 |
厚片/條 | 約 1 公分厚 | 20-25 分鐘 | 中大火 | 需確認中心熟透 |
蒸好馬上吃最讚! 剛蒸好的 蝦醬蒸豬肉,鹹香撲鼻,豬肉吸收了滿滿蝦醬的鮮味,軟嫩又多汁,湯汁淋在飯上簡直絕配。放冷了味道會更鹹一些,肉質也可能稍硬點。所以說,別等了,快開動吧!
疑問:蝦醬蒸豬肉可以回蒸嗎? 可以是可以,但風味和肉質絕對比不上現蒸的。如果吃不完冷藏,隔天要再加熱,建議用電鍋 稍微蒸熱 就好(外鍋半杯水),避免蒸太久肉變老。微波爐容易讓肉變得更乾硬,不推薦。
- 肉要嫩: 選胛心肉,逆紋切薄片/小塊。
- 醬要勻: 蝦醬先調開,鹹度寧少勿多。
- 蒜要香: 小火爆香別炒焦。
- 抓要透: 醃料充分抓勻按摩。
- 時間準: 按肉的大小蒸,千萬別過頭!
- 趁熱吃: 現蒸現吃風味最巔峰。
蝦醬蒸豬肉的華麗變身
基本款的 蝦醬蒸豬肉 就很無敵,但有時也想換點花樣:
- 加豆腐: 在盤底鋪上切塊的板豆腐或雞蛋豆腐一起蒸。豆腐吸飽鹹香湯汁,超下飯!要注意豆腐會出水,蝦醬份量可能要微調。
- 加蔬菜: 喜歡口感豐富點?蒸之前拌入切小段的四季豆、切片的大黃瓜、或撕小朵的綠花椰菜進去。蔬菜的清甜可以平衡鹹度。或是鋪在盤底,像金針菇、豆芽菜也可以吸湯汁。
- 加顆蛋: 蒸到一半(例如蒸了10分鐘後),在肉中間小心打顆雞蛋,蓋回鍋蓋繼續蒸到蛋凝固。半熟蛋黃拌飯配肉,邪惡但滿足!
- 變身絞肉版: 直接用豬絞肉來做!記得選帶點肥的絞肉(例如胛心絞肉)。醃的時間可以縮短一點(15-20分鐘),蒸的時間也差不多15分鐘左右。口感更為細碎入味,湯汁拌飯超濃鬱。
疑問:蝦醬蒸豬肉適合帶便當嗎? 嗯...這我有點保留。蒸過的豬肉再加熱,肉質多少會變得更乾硬些,風味雖然還在,但口感絕對沒有熱騰騰現蒸的好。如果真要帶,建議:
- 蒸好後先稍微放涼再裝便當(避免蒸汽讓其他菜變濕軟)。
- 中午加熱時,用微波爐 中低功率 稍微加溫就好,讓它熱了即可,避免長時間加熱。
- 裝便當時,湯汁可以另外裝小盒,要吃之前再淋上去,免得肉被泡得更鹹更爛。
說真的,這道 蝦醬蒸豬肉 的魅力,真的就在那剛出鍋的熱氣和撲鼻的鹹香。要我說,它還是最適合在家現蒸現吃,享受那最完美的時刻。想像一下,忙碌一天後,簡單蒸一盤,熱氣蒸騰,鹹香四溢,配著大口扒飯的滿足感。這不就是家常菜的溫暖力量嗎?
蝦醬蒸豬肉 Q&A 快問快答
Q1: 我不敢吃太鹹,蝦醬蒸豬肉可以減鹽嗎?
可以!關鍵在「蝦醬」的量。第一次做建議只放1湯匙蝦醬,其他調味料(醬油、糖)按食譜。蒸好後試味道,如果覺得不夠鹹鮮,取一小匙蝦醬加點熱水或湯汁拌開,再淋回肉上拌勻即可補救。千萬別一開始就狂放蝦醬!
Q2: 超市買不到蝦醬怎麼辦?有其他替代品嗎?
蝦醬的獨特鹹鮮味很難完全替代。如果非常時期,可以試試用「鹹冬瓜醬」或「豆豉醬」混合一點「XO醬」裡的蝦米幹貝碎,再加點鹽和魚露調味,勉強模擬那股鹹鮮,但風味還是不太一樣。建議還是去傳統市場或東南亞雜貨店找找看。
Q3: 做好的蝦醬蒸豬肉可以放冰箱幾天?
冷藏儲存,蓋好蓋子,建議 2-3天內吃完 風味最佳。雖然鹹度高比較不易壞,但放太久肉質會越來越乾硬,風味也會流失。不建議冷凍,解凍後肉的口感會變差很多(變得更柴)。還是盡量做一餐能吃完的份量最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