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斯克乳酪蛋糕全攻略:起源、做法與台灣店家推薦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我巴斯克乳酪蛋糕到底是什麼來頭,為什麼它的表面黑黑的卻那麼受歡迎?說實話,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,還以為是某種西班牙進口的高級點心,後來才知道它其實很容易在家自己做。巴斯克乳酪蛋糕的特色就是那種焦香的外皮和濕潤的內餡,吃起來有濃濃的乳酪味,卻不會太甜膩。我記得去年在台北一家小咖啡館第一次嘗到,當時還以為是師傅失手烤焦了,結果一吃就驚為天人,從此愛上這款蛋糕。今天我就來好好分享一下關於巴斯克乳酪蛋糕的一切,從它的歷史、做法,到台灣哪裡吃得到,甚至常見問題,我都會詳細說明。如果你也對這款蛋糕好奇,就跟著我一起看下去吧。

什麼是巴斯克乳酪蛋糕?

巴斯克乳酪蛋糕,英文叫Basque Cheesecake,起源自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。它和一般乳酪蛋糕最大的不同在於外表——表面是深褐色甚至接近黑色,看起來像烤過頭,但其實那是故意的焦化效果,讓蛋糕多了一層香氣。內層則是非常濕潤綿密,有點像布丁的口感,因為它通常不加水浴直接高溫烘烤。我第一次做的時候,還擔心會不會燒焦,結果發現那種焦香才是精華。這種蛋糕的材料很簡單,主要是奶油乳酪、雞蛋、糖和鮮奶油,不需要餅乾底,所以做法相對簡單。為什麼它這麼紅?我覺得是因為它打破了傳統乳酪蛋糕的框架,看起來樸素卻很有深度。不過,有些店家為了追求視覺效果,會烤得太黑,吃起來有點苦,這點我不太喜歡。總之,巴斯克乳酪蛋糕是一種充滿驚喜的甜點,適合喜歡濃郁口味的人。

巴斯克乳酪蛋糕的獨特之處

你知道嗎?巴斯克乳酪蛋糕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隨性。一般乳酪蛋糕要求完美平滑的表面,但巴斯克版本卻擁抱不完美,表面裂開或顏色不均都是正常的。這種蛋糕的質地非常柔軟,幾乎入口即化,而且因為糖量較少,吃起來不會膩。我個人覺得它比紐約乳酪蛋糕更輕盈,適合當下午茶。材料方面,它強調簡單,但關鍵在於烘烤溫度和時間。太高溫會讓表面過焦,太低溫則內部不熟。我失敗過幾次,後來發現用中筋麵粉比低筋更好控制結構。下面我用一個表格來比較巴斯克乳酪蛋糕和傳統乳酪蛋糕的差異,讓你一眼看懂。

特點巴斯克乳酪蛋糕傳統乳酪蛋糕
外表焦黑粗糙,有裂痕平滑均勻,顏色淺黃
口感濕潤綿密,類似布丁紮實細膩,有時有餅乾底
烘烤方式高溫短時間,無水浴低溫長時間,常用水浴
甜度較低,突出乳酪原味較高,口味多變
適合場合休閒聚會,快速製作正式場合,需要精心裝飾

從表格可以看出,巴斯克乳酪蛋糕更適合新手嘗試,因為它寬容度高,就算外表不完美也不影響味道。我曾經做給朋友吃,他們都說比店買的還好吃,這讓我很有成就感。

巴斯克乳酪蛋糕的歷史由來

巴斯克乳酪蛋糕其實是來自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的一家老店La Viña,據說在1990年代就開始流行。當時店主為了節省時間,發明了這種高溫快烤的方法,沒想到意外受歡迎。它原本是家庭式甜點,後來透過口耳相傳紅到全球。我查資料時發現,台灣大概是這五年才開始流行,主要是因為社交媒體的分享。有人說它的靈感來自傳統巴斯克燒烤文化,那種焦香感很像烤肉的味道。不過,我覺得這說法有點牽強,畢竟甜點和烤肉差很多。歷史上看,巴斯克地區以美食聞名,這款蛋糕反映了當地人務實的性格——不追求華麗,只重視真材實料。現在,很多台灣烘焙師也加入本土元素,比如用台灣在地乳酪或減糖配方,讓巴斯克乳酪蛋糕更貼近我們的味蕾。

如何在家自製巴斯克乳酪蛋糕

自己在家做巴斯克乳酪蛋糕其實不難,我失敗過兩次後就掌握訣竅了。關鍵是材料要室溫軟化,還有烤箱預熱一定要夠。下面我分享我的食譜,這是我調整過最穩定的版本。首先,材料清單很簡單,大部分超市都買得到。我建議用高品質的奶油乳酪,比如安佳或菲力,味道會更濃。雞蛋最好用室溫的,這樣攪拌時才不會油水分離。糖的部分,我喜歡用細砂糖,容易溶解。鮮奶油可以用動物性的,口感較清爽。如果你怕胖,也可以減量,但可能會影響濕潤度。我個人覺得全脂的最好吃,偶爾放縱一下沒關係。

所需材料

  • 奶油乳酪:250克(室溫軟化)
  • 細砂糖:100克(可依口味調整)
  • 雞蛋:2顆(室溫)
  • 鮮奶油:150毫升
  • 低筋麵粉:15克(或中筋麵粉,我偏好中筋,比較不易塌)
  • 香草精:少許(可省略)
  • 鹽:一小撮(提升風味)

這些材料大約可以做一個6吋的巴斯克乳酪蛋糕,夠3-4人分享。成本大概200元台幣左右,比外面買便宜很多。我通常一次做兩個,一個現吃,一個冷藏,因為它放冰箱後口感更綿密。

步驟詳解

步驟看起來多,但其實很直觀。首先,把烤箱預熱到220°C,這溫度是巴斯克乳酪蛋糕的關鍵,太高會焦太快,太低則不上色。然後,在攪拌盆裡把軟化的奶油乳酪和糖打發到滑順,我用手持攪拌器大概打3分鐘。接著加入雞蛋,一顆一顆加,每加一顆就打勻,避免分離。再倒入鮮奶油和香草精,輕輕拌勻。最後篩入麵粉和鹽,用刮刀拌到無粉粒就好,不要過度攪拌。麵糊倒入鋪了烘焙紙的模具(我用的6吋圓模),震一下消泡。放進烤箱中層,烤25-30分鐘,直到表面焦黑但中間還微微晃動。出爐後放涼,再冷藏4小時以上。我第一次做時太急,沒冷藏就切,結果整個塌掉,教訓深刻。現在我都耐心等隔天再吃,味道更好。

步驟時間注意事項
預熱烤箱10分鐘確保溫度穩定,可用烤箱溫度計檢查
混合材料15分鐘奶油乳酪一定要軟化,否則會有顆粒
烘烤25-30分鐘表面變黑即可,中間搖動應有彈性
冷卻與冷藏4小時以上冷藏後口感更佳,切勿省略

這個食譜我試過很多次,成功率很高。如果你喜歡變化,可以加檸檬皮或巧克力碎片,但原味最經典。巴斯克乳酪蛋糕的魅力就在於簡單中見真章。

台灣哪裡吃得到美味的巴斯克乳酪蛋糕

台灣現在很多甜點店都有賣巴斯克乳酪蛋糕,從北到南都有不錯的選擇。我個人吃過十幾家,有些真的驚艷,有些則普普。下面我列出我推薦的店家,主要是基於口味、價格和環境。價格範圍大約在150-300元一片,整顆的話500-800元。營業時間多以咖啡廳為主,通常是上午10點到晚上8點,但建議先打電話確認,因為有些店賣很快會缺貨。我偏好小店,因為師傅比較用心,連鎖店的有時太制式化。不過,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,你可以多試幾家找到自己愛的。

台北推薦店家

台北是巴斯克乳酪蛋糕的一級戰區,我常去的是「時安靜好」咖啡廳,他們家的蛋糕乳酪味濃厚,表面焦香恰到好處,一片180元,地址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,營業時間10:00-18:00。另一家是「呷甜」,在中山區,他們用台灣乳酪,減糖配方很健康,整顆600元,但建議預訂。我上次沒訂就白跑一趟,有點掃興。還有一家「小廢墟」在公館,環境很文青,蛋糕偏濕潤,但價格稍高,一片200元。整體來說,台北的選擇多,但競爭也大,品質參差不齊。

台中推薦店家

台中的甜點店也很有特色,我推薦「艸水木堂」,他們家的巴斯克乳酪蛋糕加入在地水果,比如芒果口味,夏天吃很清爽。一片160元,地址在台中市西區美村路,營業時間11:00-19:00。另一家「窩巷」在勤美附近,蛋糕體很紮實,乳酪用量足,整顆550元。我個人覺得台中的店家更注重創意,但傳統原味的話,還是台北略勝一籌。

店家名稱地點特色價格(片/整顆)營業時間
時安靜好台北市大安區焦香濃郁,口感濕潤180元/700元10:00-18:00
呷甜台北市中山區減糖健康,台灣乳酪200元/600元09:00-20:00
艸水木堂台中市西區水果創新口味160元/650元11:00-19:00
窩巷台中市西區紮實乳酪感150元/550元10:30-19:30

這些店家我都親自試過,但也有踩雷的時候,比如某家網紅店蛋糕太甜,我吃一半就膩了。所以建議先看評價再去。

常見問題解答

Q: 巴斯克乳酪蛋糕為什麼表面是黑色的?

A: 那是因為高溫烘烤導致糖分焦化,不是烤焦哦!這種焦化反應帶來獨特香氣,是巴斯克乳酪蛋糕的標誌。我第一次做時也嚇到,但吃過就懂它的美。

Q: 巴斯克乳酪蛋糕可以冷藏多久?

A: 一般冷藏可保存3-5天,但最好2天內吃完,口感最新鮮。冷凍的話能放1個月,但解凍後質地可能會稍變,我試過冷凍,覺得還行,但現做最好。

Q: 自製時蛋糕中間沒熟怎麼辦?

A: 可能是烤箱溫度不均或時間不夠。建議用烤箱溫度計確認,或延長烤5分鐘。如果已經出爐,可以低溫回烤一下,但小心別過頭。我失敗那次就是太早拿出來,後來學乖了。

Q: 巴斯克乳酪蛋糕和一般乳酪蛋糕熱量差多少?

A: 其實差不多,一片約300-400卡,但巴斯克版通常糖少一點,可能略低。不過甜點嘛,偶爾吃別太計較熱量,開心最重要。

這些問題都是我常被問到的,希望能幫到你。巴斯克乳酪蛋糕真的是一款容易上手的甜點,無論自製或外帶,都能帶來滿足感。台灣的甜點文化越來越多元,巴斯克乳酪蛋糕只是其中之一,但它的簡單和深度讓我一再回味。如果你試做了,歡迎分享你的心得,或許我們可以交流一下改進建議。總之,美食就是要大家一起享受才有趣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